塞浦路斯地中海东部岛国。扼亚、非、欧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为地中海第三大岛,海岸线长537千米。北部为狭长山脉,多丘陵;西南部为山脉,地势较高;中部是肥沃的美索利亚平原。岛上无常流河,只有少数间歇河。
塞浦路斯中部是美索利亚平原,南部为特鲁多斯山,最高点奥林匹斯峰海拔1951米,全国海岸线长782公里。 [11]
气候特征
塞浦路斯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天干热,冬天温湿,全年有阳光辐射的天数达300天右。雨季通常在11月份和翌年的3月份之间。最冷的月份是1月,最低温度6摄氏度,最高温度是13摄氏度;最热的月份是8月,最低温度是21°C,最高温度是36°C。 [11]
自然资源编辑
矿藏以铜为主,其他有硫化铁、盐、石棉、石膏、大理石、木材和土性无机颜料。近年来矿源开采量逐年下降。森林面积1735平方公里。水力资源贫乏,已建立大型水坝6个,总蓄水量1.9亿立方米。 [9]
行政区划编辑
区划
塞浦路斯地图
塞浦路斯地图
全国划分为六个行政区:尼科西亚、利马索、法马古斯塔、拉纳卡、帕福斯和凯里尼亚。凯里尼亚和法马古斯塔的大部分及尼科西亚的一部分由土族控制(为北塞浦路斯)。 [3] 南北塞浦路斯之间为1974年划定的联合国缓冲区;另外还有两个英国保留的的军事基地--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占地245km²。 [10]
首都
尼科西亚市(Nicosia)位于塞岛美索里亚平原中部、濒临派迪亚斯河,北依横越岛国北岸的凯里尼亚山脉,西南同青松苍翠的特鲁多斯山遥遥相望,海拔约150米。面积50.5平方公里(包括郊区),人口33.23万(2016年)。 [9]
重要城市
利马索尔市
利马索尔位于风景如画的南部沿海狭长平原上,截止2011年总人口约15万人,是塞岛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港口和最重要的贸易、商业和旅游城市。利马索尔古迹众多,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到罗马时期的古城邦,从中世纪城堡到拜占庭时期的教堂,反映了塞浦路斯历史的变迁。山区的村庄盛产葡萄酒,塞闻名的Commandaria酒即产于此。
拉纳卡市
拉纳卡位于塞岛偏东南部海滨,距首都尼科西亚近40公里,截止2011年总人口约11万人,是塞岛第三大城市,岛上的第二大港口,塞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和游轮码头。
帕福斯市
帕福斯位于塞岛西南海岸,截止2011年总人口5.8万人,是岛上第四大城市,有国际机场,是希腊传说中爱神阿芙洛狄特(即维纳斯)的诞生地。
法马古斯塔市
历史古城法马古斯塔位于塞岛东海岸,1974年8月15日被土耳其军队占领后,约4万名希族人被迫逃往南方(即政府控制区),沦为难民。该城居民包括土著土族人、来自南部的土族人及由土耳其迁来的定居者。法马古斯塔在土耳其入侵前是全岛最繁华发达的城市,如今在占领区当局的统治下,经济极度衰退。根据联合国协议,城市中希族人的财产仍为希族人所有,土耳其人不得动用。城中大部分饭店、房屋及其他设施自1974年后一直尘封,空空荡荡,所以法马古斯塔又被称为“鬼城”。
凯里尼亚
凯里尼亚位于塞岛北部海滨,凯里尼亚是土族控制区的重要港口和重要游览地。
阿依纳帕
阿依纳帕位于塞浦路斯东南海岸,在法马古斯特以南。阿依纳帕具有全岛最好的黄金海岸和海上旅游设施,清澈的海水以及美如梦境的夜晚,使阿依纳帕成为塞浦路斯的旅游胜地。 [3]
国家象征编辑
国名
塞浦路斯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yprus;希腊语:Κυπριακ Δημοκρατα;土耳其语:Kbrs Cumhuriyeti)简称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希腊语中意为“产铜之岛”。
国旗
塞浦路斯国旗(希腊语:Σημαία της Κύπρου;土耳其语:Güney Kıbrıs RumKesimi Bayrağı),比例3:5。白底,中间为橘色的塞浦路斯领土外型以及两枝交叉的绿色橄榄枝。黄色代表塞浦路斯的主要矿产铜矿。领土外型希腊裔与土耳其裔要同心协力建设好国家,橄榄枝代表着塞浦路斯向往和平。 [12]
国徽
塞浦路斯国徽是一枚金色盾形纹徽,盾面上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恰如和平天使从远方展翅飞来,下方是塞浦路斯独立的年分,象征和平从此降临。盾徽周围是由绿色橄榄枝组成的花环。国徽图案表达了塞浦路斯希腊族人和土耳其族人希望实现和平共处的共同心愿。 [12]
国歌
《自由颂》是希腊和塞浦路斯两国国歌,由狄奥尼西奥斯·索洛莫斯作词,尼古拉斯·曼查罗斯作曲。这首歌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产生的,为世界上歌词最长的国歌。